5月2日凌晨2时,宁波市镇海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房间里灯火通明。市、区两级疫情防控视频连线会议刚刚结束,针对新出现的病例部署了防范举措。区防控办工作人员必须尽快拟出防控指令,紧急下发给各镇(街道)、各职能部门。
劈啪作响的键盘声,在行政中心的穹顶下回荡着,仿佛是一串串“夜行人”的脚步。作为全区疫情防控“战时中枢”,一项项工作在这里协调,一道道指令从这里发出,一条条信息到这里汇总,区防控办工作人员不分昼夜、坚守岗位,全力应对着瞬息万变的“战况”。
10分钟激活指挥体系
区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潘刚雷,曾为全区防蚊灭蚊工作绘制过“蚊子地图”。作为传染病专家,本轮战“疫”,他并未前往核酸实验室检测样本,也没有出现在流调溯源工作组,而是来到区防控办,以电脑、电话为武器,通过疫情动态传导、防控政策制定与病毒“交锋”。目前正在全区试行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方案的文本,就出自潘刚雷之手。
“3月30日,柳岸晨韵出现海曙疫情关联病例。按照本土疫情处置方案,在收到病例信息后10分钟内激活了指挥体系。”据潘刚雷介绍,区防控办结合去年12月镇海战“疫”经验,优化作战流程,制定了全区平战转换快速响应机制,“出现病例后,指挥唤醒、转运救治、流调溯源同步推进,迅速划定‘三区’,开启核酸筛查和风险人员的赋码、转运。”
据悉,在3月28日以来的本轮疫情中,镇海实现了1小时内完成单管复核样本采集、单管初筛阳性转运至留观病房隔离治疗、初筛阳性核心密接者锁定,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调查、封控准备,6小时内完成密接、次密接人员纳管,8小时内完成封控区人群首次采样和核酸检测——精密智控能力水平位列全市各县区前茅。
对各级指令“划重点”
病毒狡猾诡谲,只有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才能用最短时间、最小代价打赢。区防控办负责人俞仲侃认为,作为信息畅通流转的“枢纽站”、指令高效落实的“参谋部”,区防控办的任务就是对各级指令“划重点”,科学研判、打快打准。
因为货运驾驶人员存在较大感染风险,4月4日,市防控办发出进一步做好货车司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。如何能有效管控散落全区的8100多名货车驾驶员?经过多方商讨,区防控办协同行业主管单位、大数据中心等部门“多管齐下”:一方面发动驾驶员就近开展核酸检测,对24小时内未检测人员予以赋黄码;一方面压实企业责任,要求企业报告无法出具核酸证明的驾驶员并不予收发货。清晰有效的指令、招法,确保重点人群得以纳管。
既有“手术刀”般的处置,更有织密防线的硬招。本轮疫情以来,区防控办创新性地实施“工作任务清单”管理法——每日向各工作组、各镇(街道)、园区发出任务清单和工作提示单,对具体工作内容“日清日结、日事日毕”,并梳理指令执行中出现的问题,第一时间补齐短板漏洞,做到“每日复盘、每日清零”。
最早进入,最迟撤离
目前,我市疫情仍有零星冒头,镇海的防控工作仍处于“准战时状态”。“10余名工作人员,按综合信息、数据分析、转运隔离等各职能组别,落实A、B岗轮流24小时值班。”俞仲侃说,“五一”假期,区防控办仍然保持着高负荷运转,对疫情风险严阵以待。
事实上,这个每天都有防控指令、权威通告发出的地方,其实只是集中了一群平凡且敬业的普通人。3月至4月疫情最吃紧的时候,他们大都将近一个月没回家。亲朋住院只能在电话里嘱托几句,家人想念时只是在视讯中一个劲地说着“很好,放心”,困了就去盥洗间洗把冷水脸接着撑。每当指令或是函件一来,键盘敲击声、电话联络声又会迅速响起,不分白天黑夜。
一组组数据、一张张图表、一份份函件,昼夜不息。这群从全区各条战线中抽调而来的精兵强将,像是“隐形战士”一般,在“战时中枢”的堡垒中履职尽责。战“疫”终将胜利,但这群最早进入战斗状态的“夜行人”,或许也将是最迟撤离的。